2)第68章 夏言最后的机会_大明总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答张居正的却是只有宁玦的叹息。

  张居正名垂青史,但是本质上张居正依旧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士大夫。

  “宁兄何故叹息?”

  宁玦苦笑道:“海禁不开则河套不复,河套不复则北虏不靖,北虏不靖则天下难安。”

  “自孝宗朝起,河套愈发糜烂,河套百姓莫不翘首以盼王师天兵,百姓何罪?”

  张居正沉默许久,直到这一刻,张居正才察觉到自己为何在宁玦面前总是会自愧不如。

  因为宁玦的立足点,从来不是庙堂之上,而是天下苍生。

  比起几百上千万的卿卿性命来说,庙堂上的一时输赢又算什么?九牛之一毛耳!

  “张某惭愧,敢问宁兄下一步准备如何行事?”

  宁玦的语气陡然一变。

  “正旦大朝,再议河套!”

  嘉靖虽不上朝视事,但正旦这种重大节日的朝会,嘉靖还是要露一下面的,这种朝会往往也并不提及朝政,而是百官向天子拜年,称颂四海升平。

  大年初一上朝再议河套,这已经不是给君臣上眼药的事情了,这是把皇帝跟满朝文武扔药罐子里去了。

  想到这里,宁玦就不由得有些激动了起来。

  嘉靖丢了面子,势家丢了里子,这回总该轮到我了吧!

  “宁兄,这……”

  “我意已决,叔大就不要再劝了。”

  张居正闻言兀自起身,兀自朝着宁玦一稽首,而后便离开了宁玦家。

  走出宁玦家街门后,张居正这才想起来自己还没有跟宁玦说自己已然调任东宫侍讲的事情。

  只不过就在张居正想要折返回去问宁玦有没有需要自己帮忙的事情时张居正却犹豫了。

  毕竟宁玦刚被罚俸,自己去跟人家说自己升官了是不是不太好?

  自己照常帮忙便是,何必告诉宁兄让宁兄欠自己人情呢,大家都是为了天下苍生何须斤斤计较。

  心里这么想着,张居正便摇了摇头,而后径自离去。

  待张居正回到自己家后,望着书案上的《论时政疏》思虑良久之后,便扔进了一旁的火盆之中。

  大明的朝堂,显然不似张居正想象的那般简单。

  张居正要重新审视自己的理想与抱负了。

  …………………………

  次日清宁宫。

  当张居正向朱载壡转述昨日与宁玦的沟通后。

  朱载壡也不由得一阵神伤。

  “那依宁师之见,河套之议应当是父皇给夏言的最后一次机会了?”

  回答朱载壡的也只有叹息。

  对于夏言,朱载壡的感情是复杂的。

  曾几何时,夏言在朱载壡的心中白玉无瑕,在夏言死后发生的一切种种却又逐渐的颠覆了朱载壡的认知。

  “复套总计需银两千两百零四十万两。”朱载壡下意识的便说出了复套的全部预算。

  宁玦这笔帐,其实连算都不用算。

  因为曾铣、夏言早就已经算好了。

  这笔钱,大明就是十年不吃不喝都拿不出来。

  张居正叹了口气。

  “铣公在福建做了六年的知县,算出这笔帐时,铣公怕是已然想到何处来出这笔银子了。”

  “只可惜这笔账,夏阁老不愿意继续算了。”

  朱载壡的眉头逐渐紧蹙了起来。

  “张先生可愿助宁师一臂之力?”

  张居正闻言身子陡然一震。

  “张某甘效死力!”

  “三日之后宫中祭灶,内阁九卿无逸殿值庐议事,这是年前最后一次廷议,依制,东宫署臣需要旁听观政。”说到这里,朱载壡的神情逐渐缓和下来。

  “张先生提前在御前提前知会一嘴,父皇到正旦之时也好做些准备。”

  依照定制,下一次廷臣议事就要等到上元节后了,故而嘉靖一朝每年也是在这一日敲定各部明岁的收支,内阁、司礼监诸臣也早已在准备小年的那日御前会议了。

  就在张居正跟朱载壡商议该如何替嘉靖跟内阁打“预防针”时,宁玦也在家中开始准备起了正旦大朝的奏本。

  请收藏:https://m.jieji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