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78章如日中天_影帝的懒散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重量级奖项,最佳影片奖。

  艾伦再度上台,“接下来是最佳影片奖,大家应该心里有数。要么《为奴十二年》得奖,要么你们都是种族主义者。”

  “有请,威尔·史密斯!”

  “获得最佳影片奖的是,《为奴十二年》!”

  其实,从威尔·史密斯上台,台下的导演们也就猜出了结果。

  暗示太明显了,让黑人来颁发最佳影片奖,获奖者还是《为奴十二年》这一种族题材的电影。

  台下略有哗然,但很快平息。

  一般来说,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都会归属于一部电影,奥斯卡八十多年历史中,有六十多年最佳影片奖和最佳导演奖是重合的。

  但去年的《逃离德黑兰》和李铵就分别拿下两个重量级奖项,算是艺术性和政治性对于奥斯卡的一大影响。

  这种现象上次出现,还要上溯到六十多年前。第24届奥斯卡的最佳影片是《花都艳舞》,最佳导演却是《郎心如铁》的乔治·斯蒂文斯。第25届奥斯卡的最佳影片是《戏王之王》,最佳导演却是《平静的人》的传奇导演约翰·福特。而50年代初,正是美国电影工业结束制片厂时代,而走向新时代的重要节点。

  不同的电影工业时代,体系和市场对于导演这个工种的重视程度也有差异。

  在三十年代末之前,重合的比不重合的要少,当时好莱坞正处于典型的大片厂时期,实行所谓的“中心制片人”制度,对一部影片影响力最大的大制片人,导演还只是一个相对普通的工种,绝大多数连剪辑权都没有,所以人们的观念里并不认为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一定要有很强的相关性。

  从五十年代后期至八十年代前,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的重合率都相当高,欧陆传来的作者电影思想开始在好莱坞夺权,导演的重要性大大提升。

  八十年代以后,倡导“作者电影”的新好莱坞虽然过去了,但导演作为一部电影最核心的创作者的地位基本确立,很多大导演开始身兼制片人的职位,对一部影片制作过程中从头至尾都拥有很高的决定权。

  所以奥斯卡上两大奖的重合率只是比七十年代稍有下降。一旦出现两奖不吻合,通常是因为获得最佳影片的是真正的年度话题之作,但它的导演却欠缺资历、名气,于是最佳导演奖被声望更高的那个人夺走了,李铵的两个导演奖都是如此。

  而如今便是好莱坞工业发展的又一个节点,《阿凡达》拉开了CG电影大幕,无数科幻片和特效片开始抢占市场,传统电影受到的冲击更大。

  这对于奥斯卡更大的影响则是,评审团中混入了更为年轻,想法更加激进的年轻电影人,这个年轻也是相对的,至少比那些老爷子来的年轻。

  70后的年轻人支持《地心引力》这样的特效技术

  请收藏:https://m.jieji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