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32章 不良_地狱的13张契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混了个班霸头衔。

  平时在下课后或中午放学时,他们几个“老大”就习惯凑在一起商量“大事”。

  而今天放学后,带着几个本班的3、4个跟班小弟,下学后不回家,先玩着80年代的弹球呀、拍洋画呀、扔沙包等活动。

  86年还没什么大型游戏机,就连中国的大城市都没有。

  因此也就只有那些东西可以打发时间,而且一玩也是一两个钟头的。

  1988年,16岁的宋瑜本不打算再上学了,但怎奈父母再三要求下,他最终同意参加中考,以刚刚达到分数线标准的成绩,升上了本校的高中。

  还是那句话,这一世的宋瑜属于有脑子,但是就不钻学习的主儿。

  如果他升上初中后,就一门xin思学习的话,高考考个年纪前三不是什么难事。

  绝不会有之后的“中考险胜”。

  他的心思大部分都花在“耀武扬威”以及玩儿心上了。

  在他升上本校的高中后,身边的小弟少了很多。

  不是因为他们都听话懂事了,而是根本就没考上高中,学习成绩不够。

  等上了高中后,宋瑜更是不学习了,又开始“招兵买马带队伍”。

  和在初中时的他一样……应该说比上初中时还好。

  宋瑜已经从班霸的地位上升到了年级老大,成为了县第二中学“有头有脸”的人物。

  如果此刻他能记起自己的执行者身份,也不知会作何感想。

  可惜的是他根本没有丝毫回忆起来的迹象。

  1991年,18、9岁的宋瑜,学习成绩已经一塌糊涂了。

  同时身上背负着一堆处分的他,最后连张高中文凭的纸都没拿到。

  看来学校校长和主任当真是忍不了他了,故意做他,给他小鞋穿。

  如果宋瑜的家是在骏平县有些门道的,那高中毕业书还是能拿到的。

  不过,对于反正已经看开了的宋瑜,那破又鸟吧玩儿意已经无所谓了。

  于是在村里和县里,跟着那些同样没拿到毕业证书的几个小弟,在无所事事混了大半年多后,于1992年的时候,快20岁的宋瑜,暂时告别了60岁的父母,带着4个小弟去所在省会发展去了。

  1992年在全世界的发展格局是重要的一年。

  这一年,南斯拉夫解体;捷克和斯洛伐克分裂;我国与苏联解体后的各共和国陆续建交;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当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发行一元、五角、一角金属人民币,中国儿童神话剧《小龙人》上映,1992年故宫灵异事件,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成立……

  而对于宋瑜来说,也是影响了这一世后半生的一年。

  宋瑜5人带着从家里找各自父母要的一定盘缠后,来到了所在省会——定海市。

  这座“定海市”是宋瑜他们说属身份的省会城市。

  定海市的正个面积为6300平方公里,市区占了400公里左右。常住人口及流动人口加起来约600万。

  属于当时国内的二线城市。

  虽然92年的中国经济发展仍很落后,但从小地方出来的宋瑜他们,仍是被面前那些正在建设或已经建成的高楼大厦、大马路上跑的那些小轿车和无轨电车看呆了。

  请收藏:https://m.jieji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