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46章 回关中的程处默_大唐农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阅兵誓师前最后一期的大唐日报,果然在民间带来了巨大的反响,首先就是百姓们知道,粮食该卖给谁了,朝堂官仓收粮食的价格,与市价相当,而且,童叟无欺,绝对实称实价。

  而且,卖给朝廷,那是爱国,为国家做贡献,这是皇帝亲口说的。

  所以,从次日开始,被粮商们一压再压,快要降到冰点的粮食价格,居然开始企稳回升了,百姓们都不傻,知道这次是皇帝怕自己这些人受损,特意出手谈调控,所以,即便那些收粮的商人把价格一提再提,他们也还是选择,将粮食卖给了朝廷官仓,反正官仓的价格也是跟着商人提价,保持市价在收购,他们知道官仓的粮食多了,以后,就算他们缺粮食,也能低价的去官仓买回来,自然就不会卖给商贾了。

  现在那些商人不敢那么不理智的一直跟朝廷抬价了,因为毕竟关中今年丰收,而且,明年,后年,可能会继续丰收,他们怕粮食砸在手上,所以,当粮食价格涨到了每石一百三十几钱的时候,他们就不敢再加价了,同时,也让他们手上储备的粮食数量,定格在了当下,因为,越是涨价,越是没有百姓愿意把粮食卖给他们,百姓们通过报纸的宣传,已经形成了一些危机意识,卖给官府,他们才放心。

  其次,就是民间对于李世民的一片歌功颂德,百姓们自发的白送给他数万车粮食,他都不要,还生怕百姓过的不够好,粮食价格卖的太贱,吃亏。这样的好皇帝,哪里去找?这样的明君的话,谁能不听。

  所以,次日,卖了粮食,得了钱的百姓们,特别愿意消费,皇帝可都说了,百姓有了钱,就要买好些的衣物,新式的农具,牲畜等,提高自己的生产力。多吃些肉食,盐,养好身体,才能更好的生产,这也是对国家,对皇帝的帮助,百姓们当然是要听皇帝的话的。

  所以,长安,以及关中各州县的牛马牲畜市场,异常火爆,就连制衣厂推出的那种款式简单的棉布夏衣,也销量暴增,其余如渭南工厂里面产出的镰刀,铁锹,铁铲,曲辕犁,人力板车,骡马车等等,也都大量出货,有了这些东西,他们今后耕种起来的效率,会大大的增加。

  还不光是这,就是各县城街道上的小吃摊位,生意也火爆了不少,长安夜市上,逛街吃东西的人络绎不绝,很多手艺不错的小摊,甚至出现了客满的情况,这就是田地丰收,经济形势向好的表象。

  舍龙对这些东西有了一点点的感触,随他而来的张诚,却是感触更深,李唐真的如王浩所说,已经具备消灭周边蛮夷的实力了,索性,他这次来长安的任务已经圆满完成了,吃喝玩乐,等李世民出征之后返回云南便是。

  可不知道为什么,他走在长安繁华的街头的

  请收藏:https://m.jiejie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